关于命运
故事的最后,三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到动物园看孔雀,但孔雀怎么也不开屏。等他们挺失望地走后,孔雀居然开了屏,虽然没人看到。电影的主创者是这么解释主题的:人和人生都具有强烈的观赏性,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相互观赏,喜讯与丑闻,落魄与荣华,四周人尽收眼底。人生是个笼子,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,别人观赏我们,我们也观赏别人,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。孔雀这种鸟好像是最具观赏性的动物,人一点也不次于它们,好比影片中的三个孩子,身上长满故事,人生的经历,如同色彩斑斓的羽毛长满人生……“
在先后讨论了梦想和情感之后,电影又让我思考到命运:
人是很奇怪的,受现代教育的我们相信命运由自己掌握,个人的主动性是最重要的,但在失败之后,又往往不由自主归因于命运的安排:“要随缘”,“做事在人, 成事在天”。在回首往事时,常暗暗评判自己的命是好是坏。好象一个人的一生是由成和败作为基准来判断的。不过如果我们真的是只美丽的孔雀,即使在人前没有开屏,应该也不能否认我们是孔雀,能开屏吧。有幸看到美丽孔雀羽毛的眼睛应该在我们的内心,而不是在笼子外面。
人的命运是什么控制的?是人自己?还是环境?我想当然两者都有。但关键似乎还不在这里,看别人就是看自己,21世纪的我们,看三十年前我们的父辈过着艰苦的生活,精神生活苍白而压抑,似乎有种隔世的怜悯和清醒。其实,我们都是一样的。不同的时代有着相似的困惑,改变的只是形式。父辈的梦想在我们身上延续, 我们的困惑,几十年前早已发生过。
天啊,这是我讲的话吗?但愿我是真的理解了。因为我觉得这样想是对的。普通人的命运很容易被忽略。所谓历史,其实不仅仅是书上印下的那些文字。铅字的海洋之下,有鲜活的人性在潜流中跃动———尽管其中大多数人找不到自己的记录者。
沉默的大多数的中国人啊,应该有自己的声音。

